登陆名称 个人中心 退出登陆
fù zhì lóng

副栉龙编辑

        副栉龙(学名:Parasaurolophus)是鸭嘴龙科、副栉龙属的一种鸟脚类恐龙。
        副栉龙生存于晚白垩纪的北美洲,约7,600万年到7,300万年前。目前已有三个被承认种:模式种沃克氏副栉龙(P. walkeri)、P. tubicen、以及短冠饰的P. cyrtocristatus。
        副栉龙的化石发现于亚伯达省、新墨西哥州、犹他州。副栉龙是种草食性恐龙,可以二足或四足方式行走。
        1920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组织了一支科考队前往阿尔伯塔省的红鹿河进行考察,这里是加拿大发现恐龙化石最丰富的地区。在当地的桑德河附近,科考队发现了一具恐龙化石,这具化石包括了完整的头骨及大部分身体化石,仅缺少膝盖以下及尾巴末端部分的骨骼。这具化石中最为独特的便是头骨上保留的冠饰,科考队欣喜地作出判断:他们发现了一个新的恐龙品种。
        很快新发现的化石就被运到多伦多大学,古生物学家威廉·帕克斯(William Parks)在研究了这些化石后将其命名为副栉龙。根据发现的化石来看,帕克斯认为副栉龙在白垩纪晚期的北美洲并不常见。
        副栉龙的学名为“Parasaurolophus”,这个名称来自于拉丁文中的“Par”(意为“几乎、等于”)、“Saur”(意为“蜥蜴”)及“Lophus”(意为“头冠、冠饰”),意思为“几乎拥有冠饰的蜥蜴”。副栉龙的学名来自它头上长长的,如同管子一样的冠饰。副栉龙的中文名来自对于学名的翻译,其中“副”对应“几乎”,“栉”对应“冠饰”,“龙”对应“蜥蜴”。除了副栉龙这个名字之外,其他的中文名还有副龙栉龙、鸡冠龙和似棘龙,其中副龙栉龙是准确按照学名翻译的,而鸡冠龙和似棘龙则与学名原意相差较大。
        副栉龙属下目前有三个种:模式种沃克氏副栉龙(Parasaurolophus walkeri),种名“walkeri”是献给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的董事会主席拜伦·埃德蒙德·沃克(Byron Edmund Walker)爵士,纪念他为加拿大古生物学发展做出的贡献;第二种小号手副栉龙(Parasaurolophus tubicen),1931年由古生物学家卡尔·维曼命名,种名“tubicen”在拉丁文中有“吹号者”的意思;第三种短冠副栉龙(Parasaurolophus cyrtocristatus), 1961年由古生物学家约翰·奥斯特伦姆命名,种名“cyrtocristatus”在拉丁文中有“变短的冠饰”的意思,这是因为这种副栉龙脑袋上的冠饰很短。
       副栉龙生活在白垩纪的晚期,是鸭嘴龙类恐龙的典型代表。副栉龙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其头上延伸出来的头冠,这个头冠呈棒状,比其他有头冠的恐龙的要长。对于副栉龙头冠的作用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但是大多数人认为这个头冠应该是它的发声器,可以用来报警或求救。不过这个发声器会因为年龄、性别的不同而不同。
       副栉龙的前肢十分健壮,既可以在行走的时候用来支撑身体,又可以用来游泳和涉水。它们以植物为食,在进食的过程中,副栉龙会利用非常敏锐的感觉保持的警惕性,一旦发现敌害靠近,它们就会迅速地逃离。副栉龙灰暗的皮肤也是躲避肉食性恐龙袭击的有效工具。当它们置身于暗夜或丛林中,就像变色龙一样,身体颜色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很难被掠食者发现。
据古生物学家推断,副栉龙还是种群居性动物。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副栉龙
汉语拼音fù zhì lóng
别名栉龙、龙栉龙、蜥脊龙、蜥嵴龙、蜥冠鳄、蜥冠龙
拉丁文学名Parasaurolophus
英文学名Microraptor zhaoianus

分布范围

        副栉龙的化石发现于亚伯达省、新墨西哥州、犹他州。

形态特征

       副栉龙只发现过部分骨骸。沃克氏副栉龙的模式标本身长9.5公尺,头颅骨与冠饰长1.6公尺。小号手副栉龙模式标本的头颅骨与冠饰超过2公尺,显示它们比沃克氏副栉龙大。副栉龙重达2.5吨。从目前唯一发现的前肢显示,它们的前肢比其它鸭嘴龙科恐龙的前肢短,并拥有短而宽的肩胛骨。而股骨结实,沃克氏副栉龙模式标本的股骨长达103公分。副栉龙上臂与骨盆都很粗壮。
       如同其它鸭嘴龙类,副栉龙是二足恐龙,但可以转换成四足行走。副栉龙可能在寻找食物时采用四足方式,而在奔跑时采用二足方式。副栉龙脊椎上的神经棘高大,这特征常见于赖氏龙亚科恐龙,这特征增加背部高度,超过臀部的高度。已发现沃克氏副栉龙的皮肤痕迹,显示皮肤上有瘤状鳞片。
       副栉龙最著名的特征是头顶上的冠饰,由前上颚骨与鼻骨所构成,从头部后方延伸出去。在沃克氏副栉龙模式标本的脊椎上,一个可能是冠饰接触到背部的地方,神经棘上有个凹口,但这可能是该个体的病理。替副栉龙命名的威廉·帕克斯(William Parks),假设从冠饰到脊椎凹口有个韧带用来支撑头部,但这似乎不太可能。在许多重建模型里,冠饰到颈部则是有块皮膜。
       副栉龙的冠饰是中空的,内部有从鼻孔到冠饰尾端,再绕回头后方,直到头颅内部的管。沃克氏副栉龙的管最简单,而小号手副栉龙的管最复杂,有些管是不通的,而其它管是交叉、分开的。沃克氏副栉龙、小号手副栉龙的冠饰较长、微弯,而短冠副栉龙的冠饰较短。

习性

       副栉龙之所以出名就是因为它脑袋上管状的冠饰,这个冠饰可不像看上去那么简单,其内部有着复杂的构造。从结构上看,副栉龙的冠饰内部中空,中间有很多管道。那么这个奇特的冠饰到底是做什么用的呢?研究人员曾经提出了很多大胆的假说,其中包括水下呼吸说、储藏器官说、视觉辨别说、调节体温说及共鸣器说。副栉龙冠饰的作用深深影响了它们的生活习性。
       副栉龙是一种大嗓门的恐龙,古生物学家根据其冠饰结构复原了它们的叫声,这种叫声类似于阿尔卑斯山麓吹奏长角号的声音。当副栉龙成群活动的时候,会为了寻找食物而散开,这个时候它们就靠冠饰发出的声音互相交流。副栉龙的叫声相当响亮,当遇到肉食性恐龙的时候它们也会大声呼叫,这样周围的同伴就都知道了危险的存在。
       除了发出声音外,副栉龙的冠饰还可以作为视觉辨识物。不同性别、年龄的副栉龙头上的冠饰各不相同,其中雄性副栉龙的冠饰明显长于雌性副栉龙的冠饰,成年副栉龙的冠饰明显长于年幼的副栉龙的冠饰。因此,副栉龙要想知道对方的性别、年龄,只要看看对方的冠饰就一目了然了。

进食
       如同其它鸭嘴龙科恐龙,副栉龙是种大型、草食性恐龙,可采二足或四足方式行走,复杂的头颅骨容许类似咀嚼的磨碎运动。副栉龙的牙齿是不断地生长、取代,它们有数百颗牙齿,只有少量牙齿是一直在使用的。副栉龙使用它的喙状嘴来切割植物,并送入颚部两旁的颊部。它们的进食范围约为离地面4公尺以上的范围。罗伯特·巴克(Robert Bakker)提出,赖氏龙亚科的喙状嘴比鸭嘴龙亚科的狭窄,显示副栉龙与它的近亲进食时,比宽广嘴部、缺乏冠饰的鸭嘴龙亚科还更具选择性。

冠饰
       关于副栉龙冠饰的功能有许多假设,但许多是不足采信的。现在认为冠饰有数种功能:辨别物种与性别的视觉展示物、沟通用的扬声器、以及调节体温。目前不确定在冠饰与内部鼻管的演化过程中,哪种功能是最重要的。

年龄差异
       当提到赖氏龙亚科时,一般认为副栉龙的冠饰随者年龄而改变,并是成年个体的两性异形特征。詹姆斯·霍普森(James Hopson)是最早叙述赖氏龙亚科的冠饰并加以区分的研究人员之一,他提出有小型冠饰的短冠副栉龙,是小号手副栉龙的雌性个体。托马斯·威廉森则认为短冠副栉龙是小号手副栉龙的未成年个体。两个假设都不被广泛接受。因为目前仅发现六个头颅骨,若发现新的化石,将有助于这些种彼此间的关系。托马斯·威廉森提出无论如何,未成年的副栉龙可能有小、圆形的冠饰,类似短冠副栉龙的冠饰,而冠饰在接近成熟年龄时可能加快成长速度。根据近期的一个研究,一个原先被归类于赖氏龙的幼年颅骨,目前被改归类为副栉龙,从此标本可知幼年副栉龙具有较小的冠饰。该冠饰由额骨延伸出、支撑,与成年个体的冠饰形状相似,但较小。这个颅骨标本也显示副栉龙的冠饰成长模式,与冠龙、亚冠龙、赖氏龙…支系的冠饰成长模式并不一样;部分原因是这三个赖氏龙亚科的冠饰中央有冠脊,而副栉龙则是长棒状冠饰。

生长环境

       沃克氏副栉龙的化石发现于恐龙公园组,该地层有许多保存良好且多样性的史前动物群化石,包含许多著名的恐龙,例如:角龙科的尖角龙、戟龙、开角龙;鸭嘴龙类的原栉龙、格里芬龙、冠龙、赖氏龙;暴龙科的蛇发女怪龙;以及甲龙科的埃德蒙顿甲龙、包头龙。副栉龙在该动物群中很少见。恐龙公园组被认为是河流与泛滥平原之间的低地,随者时间经过,西部内陆海道越往西方海侵,而恐龙公园组变得更类似沼泽、更受到海洋环境的影响。该地的气候比今日的埃布尔达省更为温暖,无霜,但有更明显的干、湿季节变化。针叶树明显地是该地区的优势、顶层植物,而底层植物则由蕨类、树蕨、以及被子植物所构成。
       而发现于新墨西哥州的小号手副栉龙与短冠副栉龙,则是与以下恐龙共同生存者:大型的蜥脚类阿拉莫龙、鸭嘴龙类的小贵族龙、角龙类的五角龙、甲龙类的结节头龙、蜥鸟盗龙、以及一种尚未命名的暴龙科恐龙。Kirtland地层被认为是河流泛滥平原,应为西部内陆海道的海降痕迹。该地的优势植物也是针叶树,而角龙亚科比鸭嘴龙科更为常见。
0相关评论

物种图集
特征图集
推荐阅读
点击排行